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周律之《见证浙江书协30年》书家访谈录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4/8 19:35:22

1.您是什么时候担任省书协理事(顾问)的,参加了哪几届代表大会,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周律之:我从浙江省第一次书法家代表大会就参加了,一直到第五届。从第二届开始担任理事,之后担任常务理事,后来就聘为顾问。
      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1982年第一次代表大会时,83岁的沙老做的开幕词。沙老思路非常清晰,提出浙江书法的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浙江有深厚的书法底蕴,譬如兰亭也在浙江,有许多大书法家也产生在浙江;同时也提出浙江要打造一个书法的重镇,浙江的书法发展要对全国有所影响。浙江书法大的方向就是沙老提出的,到会的同志积极性很大。沙老的讲话非常通俗而且非常客气,虽然他年事已高,但他讲得非常好。当时沙老是从北京看病回来,但精神还是很饱满的。宁波市去的还有一些老同志,有一些已经过世了。当时到会的一些同志都是全省各地老一辈的书法家。即时我还是中青年作者。
      第二届朱关田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以后,省书协跟各地区书协的联系更加频繁了。有时候是各地的代表团到浙江来,省书协会陪同一起来宁波。譬如有一次安徽省书法代表团就是吕迈陪同的。特别是每一次全浙书法大展前夕,都派同志到下面来帮助工作。那时候朱关田、金鉴才等也经常到宁波来,所以省书协跟宁波书协关系也比较密切。有些时候省书协主办的一些学术理论研讨会也放到我们宁波来开。1989年底,到北仑召开的浙江省书学理论研讨会,已经退下来的原市委书记也和我一起去参加那次活动,这样的情况比较多。

2.浙江书协成立以来,浙江书法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协会的性质,您认为哪些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值得总结与发扬?
周律之:省书协的成立,把全省的书法工作者都凝聚在了一起。同时又派一些骨干指导下面的工作,对全省的书法事业的发展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宁波市在省书协的领导下,培养一些中青年,依靠省书协的一些骨干力量经常来辅导。浙江书法事业在沙老开始领导以来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朱关田同志接了沙老的班以后,他还是继承沙老提出的目标。浙江书协对全省书法艺术的发展还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在浙江举行省书协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我祝贺浙江书法事业的大发展,能够把浙江建设成为一个书法强省,取得更大的繁荣。


3.浙江书协成立后,请问当时省书协与地市书协组织是怎样的互动关系,如何指导?一些老前辈是怎样带领、影响全省各地市的书法发展的?
周律之:沙老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担任主席以后,到宁波来过五六次。因为沙老的故乡在宁波,他从八十年代以后经常来宁波。第一次他为编写《中国书法图录》到天一阁搜集材料。他到宁波来要我哥哥(周节之)和我陪同,因为我们是他的学生。1982年来的时候,我们两兄弟跟沙老在天一阁门前拍了一张照片。第二次在1983年,他跟第四个弟弟等一起来到宁波,当时是跟鄞县县委商量建立“沙文求烈士故居”。这是沙老第二次来的时候,我们两兄弟也在这里。以后他也多次来过。譬如到玉皇寺(阿育王寺),也留下些照片,这个是鄞县县长陪同去的。他第一次来天一阁写了两幅字。每一次来都留下一些照片,都放在这里。

       省市书协成立后,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凡是全国一些大展以及省里一些大展,往往发动各地,创作高水准的作品,形成了基层和各地区联合起来组织创作、点评作品如何加工的工作思路。省书协领导都重视这样做的。如朱关田、金鉴才、杨西湖等以及现在的赵雁君他们都经常到宁波来,经常跟宁波联合起来发动创作。
      我从21世纪开始已经担任宁波市书协的名誉主席,所以基本上实际工作都不担任。这有个人的一些想法,就是希望中青年队伍能够越来越壮大。宁波有好些年轻的同志,专门搞书法教育的同志,像毛燕萍、陆爱国,培养了一批人,在全国书法展览上都获了奖,这批青少年力量现在正在逐步壮大。


4.宁波市书协是什么时间成立的,宁波书协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请介绍一下当时宁波书法的发展概况。
周律之:宁波市书协是在1981年成立,比省书协早一年成立。我开始的时候是担任副主席。从第一次代表大会到第二次代表大会,都是副主席。到1993年,我担任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一直到1999年。宁波有一个特点,就是处在沿海开放城市,同时跟台湾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这段时间,办了好多展览,也培养了不少干部,培养了一些新生力量。

      比较突出的有两个展览:第一个展览就是举办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联展。14个城市从宁波开始,后来广州接上去,以后各个沿海开放城市继续举办展览。这个展览规模比较大,影响也比较大。第二个在90年代初,宁波书协同宁波市书画院联合举办了一个海峡两岸书画展。展览由沙老题写展名,台湾50幅,我们50幅,一共展出100幅作品。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海峡两岸的全国书画交流活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台湾的《中央日报》,都发表通讯,影响很大。宁波书法家协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只有18位会员,1999年有两百多个会员。到二十世纪末,中青年队伍的发展很好,在全国有影响的全国书展、中青展、新人展等各类展览中,宁波差不多有200人次参展,有些还获了奖。所以说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的新生力量。这里是沙孟海先生的家乡,我们感到应该把沙老家乡的书法事业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