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正文

浙江省非艺术类高校的书法教育现状研究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4/8 19:45:22

——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黄建新  毛登科


【内容提要】浙江省非艺术类高校中,浙江工商大学的书法教育起步较早、形式新颖、内容丰
富。依托书法教育基地、书法协会和书画史硕士点三大活动平台,该校已经形成了“多元互动”的
书法教育模式和“五个一”书法活动体系。对此成功经验,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
文以浙江工商大学的书法教育实践为例,通过回顾该校的书法教育历程,评价该校的特色书法教育
模式和体系,试图为我省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书法教育  高校  经验  浙江工商大学


一、书法教育意义及浙江省高校书法教育现状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它从商代的甲骨文算起到现在已经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及艺术。文化是生活的样法,具有整合、导向、维持秩序和传续的功能。历史上,虽有王朝兴替,但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未间断。这其中,书法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法教育能够从社会文化精神和个人审美情操这两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书法教育可粗略分为三大类:家庭书法教育、社会书法教育和学校书法教育。当前,家庭书法教育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而日渐式微。社会书法教育因为缺乏统一标准而导致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学校书法教育凭借其社会公信力和师资优越性则呈现出日渐繁荣的局面。在学校书法教育中,高校书法教育处在最高层次。重视高校书法教育,对于我国培养书法专门人才至关重要。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浙江省高校书法教育迎来了新的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家开设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时至今日,浙江省共有6所高校开设152了书法学、书法篆刻、书法教育、书法史等方向的专业或院系,已经构建起相当规模的书法教育学科体系。目前,浙江省高校书法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①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2001年,该校正式
成立书法系,开设书法篆刻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育三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②1999年,浙江大学在艺术学学科下开设中国书画篆刻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中国书法篆刻、中国美术的历史、理论以及创作的相关研究。
      ③2001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招收书法方向的本科生,培养从事书法专业创作,在书法篆刻理论和书法篆刻技巧方面具有研究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
      ④2005年,绍兴文理学院成立专门从事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二级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开设师范、艺术品经营管理两个方向,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⑤2007年,宁波大学美术系设立书法教育方向,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书法创作、书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能胜任学校书法教育及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⑥2007年,浙江工商大学设立专门史硕士点,开始招收中国书画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研究重点是中国书画历史、书画思想、书画鉴赏以及书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愈加突显,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新。高等院校担负着向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提倡素质教育和书法热的大背景下,为应对书法发展的新形势,高校书法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书法写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中国书法艺术观、文化观、世界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浙江省非艺术类高校中,浙江工商大学的书法教育起步较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依托书法教育基地、书法协会和书画史硕士点三大活动平台,该校已经形成了“多元互动”的书法教育模式和“五个一”书法活动体系。对此成功经验,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的书法教育实践为例,通过回顾该校的书法教育历程,评价该校的特色书法教育模式和体系,试图为我省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浙江工商大学书法教育实践的历程与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书法教育实践主要围绕浙江省书法教育基地、校团委艺术教研室指导下的书法协会和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书画史硕士点三大阵地开展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元互动”书法教育模式和“五个一”书法活动体系。
(一)依托书法教育基地搭建创作交流平台
       2003年,浙江工商大学被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授予“书法教育基地”的称号。学校为巩固这一成果,在校团委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划拨出一间专门的教室作为学生书法素质拓展基地。基地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常年订阅书法相关杂志十余种,同时配有大批钢笔、毛笔、墨汁、宣纸等文具。基地的大门常年敞开,学生中的书法爱好者均可到基地里潜心学习创作。自2007年以来,书法教育基地连续举办了四届书法高级骨干研修班,第一届学员15人,第二届学员16人,第三届学员18人,第四届学员23人,累计培训书法骨干72人,开创了省内非艺术类高校的书法教育的独特模式。由于成果显著,基地获得了浙江省财政厅100万元的专项资助,成为省内唯一获此资助的书法素质拓展基地。依托书法教育基地,学校开设了全校性的书法选修课。任课老师累计教授书法2100多学时,授课学生总数超过4200人次。基地为学生搭建起固定的书法创作交流平台。
(二)依托书法协会努力打造精品书法赛事
        浙江工商大学书法协会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胜蓝书画社,2005年更名为书法协会,目前拥有会员615名。围绕学生书法社团这一平台,浙江工商大学努力打造精品书法赛事,从2006开始分别以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两种形式组织“墨湖杯”书法大赛,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墨湖杯”书法大赛现已成为浙江工商大学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书画盛事,其影响也由本校辐射到周边兄弟院校,在杭州下沙大学城乃至全省高校中树立了典型示范。同时,书法协会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书法展览、书法社会实践以及国家级、省级书法比赛,并邀请书法名家进校园开展书法名师大讲坛。目前,协会共组织学生参加书法展览、书法社会
实践以及书法比赛等活动百余次,书法名师大讲堂开讲达数十次。这些活动面向全校师生,以培养书法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形式新颖,学生参与度高,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和艺术才情,启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校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三)依托中国书画史硕士点培养专门人才
        2007年浙江工商大学设立专门史硕士点,开始招收中国书画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研究中国书画历史、书画思想、书画鉴赏以及书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开设有中国文化史、中国书画史、中国旅游文化史、中国思想史、儒学概论、史学研究方法、史学前沿、史学理论、中国文献学等课程。至今已培养多名侧重史理论的中国书画史硕士研究生,他们从文献学、历史学的角度开展研究,关注问题涉及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饕餮纹饰、金文、墓志、王冕书画、王铎书法等方面,从理论和学术的高度为浙江工商大学书法教育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总之,浙江工商大学在充分整合利用浙江省书法教育基地、校团委艺术教研室指导下的书法协会和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书画史硕士点三大平台资源的基础上,以书法课堂为向导,以书法社团为舞台,以书画史硕士点为理论依托,开展课内外互动,建立起“多元互动”的浙江工商大学书法教育模式。同时,该校通过开展“墨湖杯”书法大展赛、书法高级骨干研修班、书法名师大讲坛、书法展览、书法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生参赛,形成了一赛、一班、一讲、一展和一实践的“五个一”书法教育活动体系。

                        三、浙江工商大学书法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展望
       在推行“多元互动”书法教育模式和“五个一”书法活动体系的过程中,浙江工商大学书法教育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取得的成绩有:2008年,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书画史方向研究生导师王宏理教授的著作《志墓金石源流》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2009年12月,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书画史方向研究生导师黄建新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提名奖。学生取得的成绩有:在2008年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暨第十二回中韩书艺家协会交流展中,该校有10名学生获奖,其中3人入展,7人入选。2008年10月,该校选送13名学生的书法(篆刻)作品参加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部获奖,团体成绩位列省属高校第二,具体获奖情况为书法篆刻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2008年,该校书法协会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高等学校“十佳学生社团”称号。2009年9月,该校14名学生参加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语工委主办的浙江省首届大中小学生规范字书写大赛,全部获奖,团体成绩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其中应菲菲同学的硬笔书法作品获全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10年,由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浙硬笔书法大赛评选结果揭晓,该校学生规划10乙班池韦婕的硬笔书法作品荣获成人组铜奖。2011年组织参加由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年时报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选拔赛共收到全省各地青年书法作者的投稿近2000件,经大赛评委会公平细致的评审,该校沈晚晴、陈景旭、汪骏、汪一舟4名学生的书法作品获入选奖。截至2012年6月,该校共有76位学生成为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14位学生成为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2年时逢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近年来,在全省书法家、书法工作者的热情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浙江书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在组织、创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浙江工商大学在此大背景下,走出了一条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的特色道路,为浙江书法教育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工商大学开辟的这条特色书法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台北:台北里仁出版社,1982年。
2.王宏理:《流月斋金石书法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第1卷)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4.黄建新:《提高大学生书写水平的重要性与对策》,《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5.斯舜威:《“切入点”在哪里?——也谈书法教育与国民素养》,《美术观察》,2010年第
7期。
6.刘宗超:《书法教育的类型及期待》,《美术观察》,2010年第7期。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