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王蕊芳《见证浙江书协30年》书家访谈录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4/22 14:40:15

王蕊芳访谈录

1.您担任了哪几届省书协理事(顾问)?参加了哪几届代表大会?大会上分别提出了哪些工作目标与举措?
王蕊芳:我是在1994年春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的,后来常务理事不设了,又当了一届理事,总共就是两届。代表大会我参加过两次,大概第四次、第五次,由于时间久远了一点,忘记了。回忆起来一次,当时提出来“四重”原则,即重学养(书法不光是写写字),还有重基础、重品格、重个性。提出来之后,我们浙江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整个写字的书法家都立了一个目标,看清了一个方向,是个挺好的事情,那时我们女书法家协会还没有成立。

2.是什么时候成立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的?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当时浙江书法界女书家的现状如何?
王蕊芳: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成立的时间是在1996年5月20日,成立大会在宁波东钱湖召开。当时大家推我当第一届的主席。那个时候我们常务理事是11人,沈浪泳是第一届的副主席兼秘书长,其他的副主席有吴莹、王秀月、朱凤、缪若霞等,温州几个。女书法家协会以前是没有的,全国的女书法家协会还没有成立,上海也仅仅是有女书法家联谊会,所以说这个举措非常有创意,这一点我们浙江走在全国之先。我们怎样成立的呢?当时朱关田老师很清楚告诉我们,他说历史上我们浙江的才女很多,比如说管道升,管道升就是赵孟 的夫人,她的字写得非常好。还有明代陈小翠等等,不一一例举了,才女众多。在封建社会里,尽管她有才华也不能发挥,现在我们改革开放了,男女都一样。在书法上面女子比较弱,男子一统天下的情况较多,所以女性老是设想倡议要成立一个女书法家协会。成立女书法家协会之前有一个前奏,就是选了大概15个人的作品参加安徽、上海、浙江两省一市的女书法家作品联展。当时派我为团长出去的,省里书法家协会顾问也一起去。现在回忆起来,这次可能是对我的考验,看看你带出去是怎么样的。女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更有利的开展相关活动。本来女书家之间,松散的、自由的,没有一个组织,也没有相互之间讨论、切磋、研究、联展,什么都是松散型的,谈不上集体发挥力量。女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集体的力量就发挥作用了。大家凑在一起相互之间研究探讨,什么叫书法,什么叫写字,之前写字和书法当作一样的,其实完全不一样。写字仅仅是实用的方面,只要人家看得清就是了。书法是通过艺术的构思,带有对立统一的哲学美学的思想,把对汉字的艺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她成为有意境的、有节奏的、有旋律的艺术品,这就是书法。即使我在刚刚成立女书法家协会当主席的时候也没有认识到,以为毛笔字就是书法了,所以通过成立书协,交流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学习,在理论上也相继跟上,认识水平提高了,书法水平也提高了。


3.您出任首届浙江女书协主席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有哪些举措?
王蕊芳:一个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包括写字的素质、文化水平,各个方面。书法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参展,展览活动对我们各方面提高也是有促进作用的。1996年我们协会成立以后,马上组织中青年女书法家作品的全省巡回展览,从杭州出发到温州、宁波各个地区都去展览,时间很长。1997年朱关田老师跟日本书海社的谷村熹斋先生联系,以浙江省为主的女书法家与日本书道会的女性的书法进行交流。10月份,有60多位日本道友远道而来,我代表我们中国女书法家协会讲话,然后对方讲话,场面热闹。第二年清明他们邀请我们到日本,朱关田老师是顾问,我作为团长,省里面朱昆明老师也去了,一共是9人。在成田山书道美术馆进行展览,当时对作品进行评比,我获得了一等奖。还有一个“夕阳红”展览,就是组织全省60岁以上人的书法作品去展览。当时的鼓动、推动也很大,通过展览,各个地区都带动起来了,积极性很高,女性的书法家增多了,书法作品水准也不断提高,省里面的大展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大展有很多作品入围。这就是我们女书法家协会成立以后的作用。我们“走出去,请进来”,跟各个单位企业联谊,结为朋友,他们支持我们经费。有了经费就可以开展工作和活动,这是我们省女书法家协会的一方面工作。还有一方面工作,就是发挥各个地区的女书家骨干。比如杭州的吴莹,宁波的毛燕萍,绍兴的朱凤等等。培养各个地区骨干的力量,然后再相继成立各个地区的女书法家协会。这样省女书法家协会下面就有很多地市一级的女书协分
会相继地成立了,像子公司一样的,到现在为止,全省的地区女书法家协会都已成立了,这一点来讲其他省可能比不上。
      省书协“四重”原则一提出对我们促进也很大。用功去看书、读诗、写诗写词,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书法水平。我们这个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比如,我们这次三月份又到上海参加展览,上海人也到我们杭州来。一比较,上海女书家的作品比较单一,多是行书,极个别突出,像周慧珺的学生李静好一点。不是我们骄傲,我们浙江形式多样,有篆、有隶、有行、有草等等,各个方面形式多、风格多,功力也比较好,气魄也比较大,所以我们浙江的女性书家属于跑在全国最前面的了。
      我们浙江还有一点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书法理论的探讨和篆刻的普及、推广。在其他省女书法家搞篆刻不太多,在这方面我们很强,吴莹她们很多人会篆刻,这是我们的优势。还有理论与教育方面也是非常强。写了一点体会、一点论文,大家都开开会相互交流。所以浙江的女书法家协会成立起来后是蓬勃发展了。可以说,成绩也是比较好。


4.如何评价浙江书协成立30年以来,浙江女书家总体水平在全国的位置。
王蕊芳:我们浙江实力比较强。在省书法家协会指引下提出了“四重”,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这方面一提,也为女书家们明确了追求方向。浙江女书家的整体水平很高,学问比较好,大家都是学诗读诗写词,也就是才女比较多,像宁波毛燕萍会填词写诗,像我也是在凑的。我在1981年的时候也参加跃龙诗社,一个古体诗词的社团。我们在“四重”的指导下面,大家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女书法家也是这样,不光是写几个字,所以方方面面对自己促进比较大的。浙江省书协走过了三十年春秋,在书坛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希望今后的书坛更加欣欣向荣,更加繁荣昌盛,走在全国的最前列。这样,女书法家作品才能日新月异,花长红、树长绿。

5.你在地方书协工作,退休以后也做了不少事情,意义很大。能否具体谈谈?
王蕊芳:宁海县书法家协会是1986年5月份成立的,成立后把我推上了主席的位置。从那时候开始一直连任了三届,共十四年。这十四年中,承蒙省里的书法家协会领导、专家常常指导。十四年中,光是讲座这一方面,算在一起也有十多次,一年大概一次,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走出去拓宽视野。去看全国性的展览、省里的展览,这也很重要。还召开作品加工会,宁海县比较好一点的,创作水平高一点的,在县里总有限的,眼界也比较窄,还得依靠省里对我们的指导。投稿前请省里的书法家协会专家下来给我们指点评点,朱关田老师就来过好几次,对我们指导帮助非常大,指明我们方向。还有个措施就是横向跟兄弟县市联展交流。这样“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积极性,把书法活动搞得热闹起来。我们开始成立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到后来有180多名协会会员。宁海县是潘天寿先生的故乡,书画这方面风气比较好,所以到处都在写字、办班、学书法,队伍不断地壮大发展。
      我再讲讲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书法教学这部分:一个我在老年大学任课十八年了,任课的成绩也是非常突出。老年人往往书法的线条比较滞、不灵动,没有弹性、力量不足,所以我要他们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几年教下来,宁波市老年大学的书法比赛,各个县市都送上了五幅作品,我们县五幅作品有四幅获奖。第二方面,我自己办了一个书法班,也是办了十几年了。由于身体缘故,直到去年下半年停掉了。这个班学生一批又一批,培养的新秀很多写得很好,书写的能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