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正文

浙江书协三十年学术论坛--赵雁君(一)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4/22 14:46:36

按语:
浙江书协30年,是着力发挥书法载体特有文化传播力与艺术感染
力的30年;是着力践行“二为”服务的30年;是着力打造品牌,提升
品位,扩大协会影响力的30年;是着力创设机制,营造氛围,实施人
才培养战略、壮大书法大军的30年;是着力凝聚力量,统筹兼顾,强
化协会组织化程度的30年。围绕浙江书协30年的发展历程,针对浙江
书法的艺术成就、学术成果、教育成果以及浙江书协的工作成效,力
求全面、客观、科学、合理地总结出浙江书协30年来的经验得失,进
一步提升浙江书协的各项工作水平,积极推动浙江书法事业的全面发
展,在浙江书协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举办“浙江书协三十年
学术论坛”,就协会的各项工作展开学术梳理与理论总结,而且,面
向全国进行广泛征稿。这里刊发的是从全国60篇应征论文中精选作出
16篇相关论文。

 

浙江样本  三十而立
——浙江书协三十年品牌活动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思考
赵雁君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于1982年1月8日正式成立。从此,浙江书法家、书法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团队与组织,有了自己的艺术与学术引领人。浙江书协3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着科学发展之路,历久弥新。首任主席沙孟海,以艺术的高度,学术的深度,时代的维度,为协会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设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继以郭仲选、朱关田、鲍贤伦等历任主席,承前启后,引领全省书法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协会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不断深化协会重要活动的品牌理念,不断优化协会服务职能的组织模式,其“二为”服务模式、展览学术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优化模式等,成为中国书坛的标杆,可谓是“浙江样本,三十而立”。浙江书协30年,是打造品牌,提升品位,着力培育与扩大品牌效应,促进浙江书法事业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30年。本文通过梳理浙江书协30年重要活动的演进过程,试图对浙江书协30年的品
牌活动的实践路径作学理讨论与思索。
一、理论基点:文化品牌之于浙江书法的意义与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部民族的历史都是一部文化的历史。每个地域又有不同的文化艺术成果,有着不同的文化艺术风貌和特质。正是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构成了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品牌,并成为一个地方文化艺术的灵魂,而且生生不息,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品牌之于浙江书法的意义与作用也是如此。
1.历史审视:浙江书法的品牌意识与文化特性
     浙江书法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这个品牌是经过长时期累积的结果,是历史赋予浙江的宝贵财富。浙江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书法文化资源,为培育和打造浙江书法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全面发展的条件。历代浙江书法,已然是中国书法史的半壁江山,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永和九年,兰亭雅集,被唐太宗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由此诞生,并终成中国书法的千古绝唱。而且,“兰亭雅集”活动亦成为后世文人为之效仿的雅集圣典,绵延不绝,已然成为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品牌元素。一代书圣王羲之,其书风成为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范式。深得王字风范的浙江书家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贺知章、徐浩、赵孟頫以及别开生面的杨维桢、徐渭、倪元璐、赵之谦、吴昌硕、马一浮、陆维钊、沙孟海等等,他们铸就了中国书法一个接一个的时代高峰,浙江地区也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书法重镇。
      总结浙江书法品牌的文化特性,一是浙江书法品牌的“标杆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南宋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浙江一直处于一个中心区域的位置。浙江书法品牌也是如此,无论是东晋二王与兰亭精神,还是赵孟頫营造的“精美”体格;无论是明代徐渭的“狂狷”意态,还是近现代的陆维钊、沙孟海的“碑学”书风,他们创造的书法形态,不仅有着截然不同的美学追求,而且代表着一个个时代书风的品牌高度。这种标杆作用逐渐成为浙江书法的“中心意识”,并使浙江书法的品牌营造成为可能。二是浙江书法品牌的“学术意识”。浙江历代的整体书风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学术性。浙江学术底蕴深厚,涌现出了大批学者与思想家,诸如陆游、叶适、陈亮、宋濂、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章学诚、全祖望、俞樾、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茅盾等等等,他们身上特有的人文气质,从不同的方面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人文学术的特点。在浙江书法的品牌特性中,“书”与“学”的融通是至关重要的。考量浙江书法的标杆象征,最为核心的因素,并不仅是外在艺术形态的多极探索,而且是在深层面“学术意识”的彰显。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视域,区域对于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浙江区域长期以来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积淀,直接地形成了浙江区域相对稳定有序的书法传承脉络与书法品牌特征,同时也孕育了一大批引领书坛的书法大家,创造了经典、丰富了艺术成果。可以说浙江书法数千年的繁荣与中心地位是浙江区域文化传统与精神的必然产物。浙江的重要书法文化现象、书法大家、书法经典等独具特色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浙江书法活动品牌的塑造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载体与发展维度。通过挖掘和利用浙江书法文化资源,整合和优化现代书法文化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浙江特色的书法文化品牌,以周期性、常态化,系列性、规模化,普及性、群众化,专业性、学术化地持续推出书法品牌活动,不仅可以使浙江书法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而且能够充分彰显出文化浙江、书法浙江的魅力。

2.现实考量:浙江书协品牌活动探索的意义指向在我国当下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围绕历史文化品牌而展开的文化品牌活动,既是展示地方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的最直接载体,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地方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现代化社会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强省建设的实中,文化品牌与文化品牌活动的培育与打造,应作为浙江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地域特色鲜明并具时代特色的浙江文化品牌及文化品牌活动,是塑造浙江文化形象,推动浙江文化产业,提升浙江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书法是最具民族性、代表性,最具渗透力、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省书协作为浙江的专业社会组织,在打造文化品牌与品牌活动建设中应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