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正文

浙江书协三十年学术论坛--赵雁君((四)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4/22 15:08:46

4.组织优化模式:实施“三位一体”的品牌战略
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拓展、创新协会的工作模式、工作领域、工作机制是浙江省书协组织模式品牌的切入点。浙江书协30年,是凝聚力量、统筹兼顾,着力强化协会组织化程度,认真履行职能,有效施行“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加快地区平衡发展的30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省书法家自愿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书法工作者联系社会、面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浙江书法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这一性质决定了协会的工作模式。尽管省、市、县书协都是体制内的专业社会组织,但它行使的职责是体制外的非线性路径。因协会会员(包括领导机构)的“松散性”,决定了协会的工作途径与工作方法。省书协与
团体会员、县区书协、个人会员之间,如何架构“桥梁”,如何维系“纽带”,如何强化组织,如何发挥作用,这一系列问题是历届书协为之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工作追求。纵观浙江书协三十年的工作模式,从初创期的理事会决策和理事、常务理事的具体理事,主要发挥部分理事和常务理事的骨干作用,他们分别理一个区域或理协会工作一个方面的具体事务,为协会工作作了开拓性的尝试。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效,协会工作模式作了大胆改革,确立由主席办公会议决策和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经秘书处协调,专业委员会具体实施的新型模式。借助新成立的书法理论研究会、篆刻理论研究会的工作效能的发挥,书协工作成效得以明显提升,工作层面得以有效拓展。
      随着书法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书协工作为适应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及书法事业大普及大提高的需要,省书协开拓创新,整合资源,适时成立书学理论委员会、书法创作委员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刻字创作委员会、女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艺术指导委员会、沙孟海研究委员会,专业设置涵盖了书法事业的各个方面。而且,与团体会员的工作关系从被动到主动、互动、联动,极大地优化了省书协组织机构,进一步确立了以书协主席团会议为决策中心,秘书处、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联合执行的工作体制,不断强化秘书处、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的有机整体功能,三者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形成秘书处、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施省市联动、与专业委员会之间互动的运作机制,成为书协组织的浙江模式。
       一是秘书处统筹协调,专业委员会各司其职,彰显专业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书协各专业委员会的人才优势与工作平台,加强组织协调,整合资源,配合并协助省书协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平台地开展创作展览、学术研究、教育普及等方面工作,为浙江书协工作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省书协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已然成为省书协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 0年来,学术委员会以浙江书法史为中心课题,以学术研讨为主要形式,全面系统梳理了浙江区域书法脉络,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书法创作委员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刻字创作委员会从书法艺术的三个专业领域发挥创作引领作用,以主题展览、创作培训、作品观摩、创作研讨为载体,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作型指导活动。书法教育委员会着力建构协会教育模式探索,在中小学书法教育、大众书法教育推广上取得显著成效。女书法家协会是完备书法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群体展览、交流活动为载体,为浙江书协队伍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艺术指导委员会汇集浙江书法老一辈群体,以浙江书法传统继承的脉络,对浙江书法事业进行有效指导。沙孟海研究委员会作为特色型专业委员会,以出版专刊、名家展览、名家作品集为依托,建构出浙江书法的名家研究体系。浙江书协30年品牌活动,八大委员会各司其能,从学术、创作、教育、推广、指导等不同功能与视角,完善浙江书协30年品牌活动的建构。
        二是秘书处联络服务,各团体会员各行其能,凸显基层组织功能。
         抓住契机,有效组织、联络、协调、服务全省各团体会员的相关工作,把各地市书协的相关工作纳入省书协工作的组成部分。实施省市联动、互动,确保全省活动参与面,实现效应最大化。2009年的“浙江书法60年”4个系列大展及2011年“万山红遍”3个系列大展,通过省市联动,整体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团体会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了团体会员的组织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团体会员工作是省书协工作的有机整体。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协会于2008年曾对全省各地市书协开展深入调研,着重研究探讨如何创新提高书协的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如何发挥书协的人才优势,加强地区间书法交流,更好地促进出精品、出人才;研究探讨如何发挥县区级书协组织在浙江大书坛格局中的基础作用等一系列直接关系各级协会职能发挥、健康运行的现实问题。2010年,浙江省县(区)级书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书协主席作品展、“先进组织”表彰会等活动的举办,为中国书坛树立了创新协会工作模式、拓展协会服务职能、增强协会协调能力的浙江样本。充分调动了基层书协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省书协秘书处、各专业委员会、各团体会员单位是协会的一个工作整体。围绕协会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络、相互协调、上下联动、统筹兼顾地展开实施相关工作,已成为省书协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协会通过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人才优与工作平台,配合协会的中心工作,抓住重点,发挥优势,引领全省书法水平的提高;只有充分发挥各团体会员的组织优势,才能凝聚力量,实现全省联动,组织、发动本地区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广泛参与各种层次的书法展览展事、研讨教育等活动,使会员切身感受到协会组织的价值与作用。省书协秘书处、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三位一体、三维联动的工作模式,使书协组织由松散化向紧密型转变,由传统的一维工作向立体工作模式的转变,这是浙江书协品牌活动的基础,是浙江书协品牌活动创新的组织载体,也是浙江书协组织化模式的一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