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书协三十年学术论坛--赵雁君(五)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3/4/22 15:18:13
三、学术思索:浙江书协品牌活动路径优化的思考
通过浙江书协30年品牌活动实践模式的学术梳理,我们深刻意识到书法强省需要有文化品牌作支撑,书法品牌建设需要有优化的文化品牌活动载体与路径。争创品牌活动,提升品位,是协会扩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书协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品牌活动,推进浙江书法事业的全面发展是省书协工作的着力点。
1.强化意识与品牌定位
当前,文化软实力的地位与作用日趋凸显,文化品牌日益显出空前的重要性。书法事业要发展、要繁荣,就必须强化品牌意识,走品牌化建设之路,把科学的品牌建设规划作为书法发展的重要战略,以明确的文化品牌定位引领书法品牌活动。浙江是文化大省,历史为浙江造就了诸多文化名人、文化圣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人文资源已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力载体。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最独特、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样式、文化符号,是文化建设很重要、很直接的载体。书协工作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五个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的工作进程中,配合地方文化建设,精心策划组织、打造品牌活动应成为书协工作的一个切入点。通过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和优化现代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书法载体特有的文化传播功能,重点打造一批浙江特色的书法文化品牌。在目标定位上应遵从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地域性与凝聚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导向性相统一、整体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系统协调性与地方特色性相统一的理念,按照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原则,组织一支文化品牌创建研究经营队伍,制定文化品牌战略规划与文化品牌活动实施策略,对文化品牌的培育机制、品牌集群、品牌产业链和品牌梯次提出指导原则,推出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与书法品牌活动。各地根据自身特色,明确自己的书法品牌建设重点,培植发展一地一品、一县一品甚至更多的体现地域特色、历史积淀的书法文化品牌,以形成品牌规模梯次分明、层级定位明确、龙头与相关资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2.政府主导与品牌发展
书法文化品牌的培育与书法品牌活动的打造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将书法文化品牌活动内容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之中,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规划,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等给予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打造书法文化品牌和书法品牌活动,以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规划引导、整体推进、协调有力、宣传到位、全面形成打造书法文化品牌的政策环境。其次在于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基上,引导文化企业、民营资本、专业社会组织参与投入书法文化品牌创建与书法品牌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表现形式,广泛渗透于各个领域,全面借势借力求发展、升品位。文化品牌的培育需有学术深度、艺术内涵的品牌活动来塑造,借助于专业社会组织参与规划文化品牌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形式是其有效途径,充分利用省书协组织的专业人才资源,进行主题性“写浙江、书浙江”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文化品牌活动品位,扩大文化品牌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秉承创新与品牌特色
打造书法文化品牌要立足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品牌。要创新图变,以集参与性、艺术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把活动的单一化向活动的立体化、多面性扩展,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相呼应,秉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提升书法文化品牌活动的含金量和附加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地域风采的优秀书法文化品牌。书法文化品牌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规划和短期布局,有计划地全方位实施书法品牌活动,才能提高打造书法文化品牌的效率。
四、结语:浙江书法活动品牌探索永无止境
文化品牌是浙江书法与浙江文化的动力源泉,浙江书法品牌探索也是浙江书协工作永无止境的过程。其一,只有认识到浙江书法品牌活动的周期化与持久性,浙江书法文化品牌才会有渗透力。其二,只有营造浙江书法品牌活动的系列性与规模化,浙江书法文化品牌才会有影响力;其三,只有意识到书法品牌活动的民俗性与群众化,浙江书法文化品牌才会有生命力;其四,只有延续与认清浙江书法品牌活动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浙江书法文化品牌才会有魅力;其五,只有营造浙江书法品牌活动的专业性与学术化,浙江书法文化品牌才会有高度、才会有品质、才会有感召力。作为浙江历史文化资源,浙江书法积淀了3000年,树立了中国书法的“标杆”价值与“样本”意义。悠久深厚与内涵丰富的浙江书法传统,是历史赋予浙江书法的宝贵财富,也是浙江书协三十年品牌探索的不竭动力。浙江书协,三十而立,三十年所累积而成的“浙江样本”只是浙江书法品牌探索的肇始或节点,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演进,浙江书法样本工程必将不断层积,不断丰富,为构筑浙江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