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正文

【古代书论】东汉赵壹《非草书》论文白话释文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5/9/22 11:03:48

东汉赵壹《非草书》论文白话释文

萧沈/

 

【原文/1】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於希孔-颜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於是後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秘玩。余惧其背经而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又想罗-赵之所见嗤沮,故为说草书本末,以慰罗-赵,息梁-姜焉。

【释文/1】我所在的汉阳郡(今甘肃境内)有士人梁孔达和姜孟颖二人,都属当代贤哲。然而他二人对张芝草书的仰慕甚至已超过对孔子和颜渊的仰慕。梁孔达摹写张芝的草书给姜孟颖看,都是边念诵着张芝的文章,边一板一眼地临写,不敢有一丝怠慢。因此晚辈後学们也都很敬重他,等他写完全篇後,每人都拿走一卷,视为不轻易示人的珍藏。我担心他们弘扬草书是有悖正统且趋於流俗,此也并非弘扬大道及有益於世风,加之又想起张芝曾讥笑蔑视过罗晖与赵袭,所以我想来谈谈草书的原委始末,权作对罗晖和赵袭的慰籍,并期望梁孔达和姜孟颖也能罢手。

 【原文/2】窃览有道-张君所与朱使君书,称正气可以消邪,人无其畔,妖不自作,诚可谓通道抱真,知命乐天者也。若夫褒杜-崔,沮罗-赵,忻忻有自臧之意者,无乃近於矜伎,贱彼贵我哉!夫草书之兴也,其於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

【释文/2】我看张芝(又名张有道)给太仆朱宽所写的信,说正气可以消除邪恶,人们若无罪过,邪恶也不会自行跑来,此也就真可以说是信守大道-保持真性,安守命运-乐於天道了。至於张芝褒扬他所师法的前辈杜度与崔瑗,蔑视後来的罗晖和赵袭,且颇有自鸣得意之状,莫非对自己的书艺过於自负,轻人重己麽!当初草书的兴起,难道很古麽?(我觉得草书)上不是(庖羲氏)仰观天象所得,下不是河洛二水所吐的河图洛书,中不是人间圣贤所造。是因秦代末年时,刑罚严酷法律严密,官家的公文繁琐冗长,你来我往的战事又多,军事公文往奔传送,紧急文件满天纷飞,所以出现了潦草的隶书,为赶时间提速度而已,只求简便快速地传达指令,但此并非圣人所推崇的主旨。

【原文/3】但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非常仪也。故其赞曰:“临事从宜。”而今之学草书者,不思其简易之旨,直以为杜-崔之法,龟龙所见也。其摱扶拄挃,诘屈龙乙,不可失也。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竟以杜-崔为楷;私书相与之际,每书云:适迫遽,故不及草。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

【释文/3】但(草书)贵在删繁就简,变复杂为简单,目的就是为简便而简便,并不是正常规范的写字方式,所以当时人们都赞成的理由是:能临时就急行事。而如今学习草书的人,不考虑当初是求就急简便的目的,武断以为就是杜度和崔瑗的笔法,甚至视如龟龙般神圣。且以为其笔划的大起大落,曲折多变,是草书不能缺少的。而八岁以上的孩子,只要开始上学,写的都不是仓颉-史籀所创造的字,反以杜度和崔瑗的字为样板。民间个人往来书信时,每每也说:因时间关系,所以字写得草了些云云。草书原本是简易快速,如今反觉得难写或写得很慢了,这也就失去太多草书的本意了。

【原文/4】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可为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疹,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赵女善舞,行步媚蛊,学者弗获,失节匍匐。夫杜--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於斯,後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然其为字,无益於工拙,亦如效颦者之增丑,学步者之失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