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新峰计划20家—鞠云停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5/11/17 20:37:38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根据省文化强省建设宏伟蓝图和战略部署,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激励举措,名之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
浙江历来以书法强省著名,声名赫赫的“书法浙军”是经过数代艺术家辛勤耕耘的结果,要延续这种优势,浙江书协必须构建一支由书法领军人物、书法中坚力量、书法青年新秀等老、中、青优化组合的人才梯队。“新峰计划”是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艺精品打造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的大背景下,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推出“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后,省书协承接和筹划的一项子计划,旨在激发书法后学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催生浙江书坛的后发潜力,培养一批“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德艺双馨”青年英才,计划一年一度,持续5年,为未来浙江书坛积蓄100名中坚力量。
今年是计划实施的第三年,浙江省书协设定细则,年龄在40周岁以下,已达到中国书协会员条件的青年才俊中甄别遴选、优中挑优,确定20名入围对象,并将他们冠以“新峰”称号。“新峰”之“新”,在于构筑浙江书法的新观念、新品格和新优势;“新峰”之峰,在于营造浙江书法的创作高峰、学术高峰、人才高峰。计划一经实施,书协即对培养对象悉心栽培,为他们谋划成才大计,包括举办作品年展、制订创作规划、开展艺术研讨、组织对外交流等等。按照计划推进,本会对入围“新峰计划”培养人选的20位青年书法家特别举办“新风新峰——2015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毋庸置疑,这20位才华初露并在书坛上崭露头角的幸运儿,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际遇,冀望他们珍惜时代之垂爱,肩负时代之重托,纵身充满魅力、充满希望的书法事业,造就一座真正令人瞩目的浙江书法新高峰,并将自己引入全新的艺术境地和人生境界,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任何事物的希望在于明天,而浙江书坛的明天更富希望。
鞠云停
别署云天逸,1990年生于山东聊城,现居杭州,云天逸书法工作室导师。 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法与篆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校期 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创新能力优秀奖学金、自强奖学金。毕业作品荣获优 秀毕业创作奖,并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北京人文大学特聘教师、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宣传部副主任、孔子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员、昌硕印社社员、日新书会会员。
主要参展与获奖
“莘耕七子”国展精英全国巡回展
“在路上”鞠云停书法作品展
“游目骋怀”国美青年书家迎新书法展暨姚志、刘洋、鞠云停小品联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
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展
“金石永固”首届全国篆刻大展
“缶庐风”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
“美丽浙江•秀水之韵”浙江书法大展
山西省第十届书法临摹展
第四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首届杭州书法艺术大展
山西省第十一届书法临摹展二等奖
第四届中国榜书大展三等奖
入选2015年度浙江省书协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二十家
-------试论传统文化修养与书法创作实践的关系------
书法创作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只是一项简单的艺术活动,每个人都涉及到书法创作,因为每个人都写字。但是依我看,单纯的写字或者是写好字,并不能等同于书法。真正的书法艺术应该是视觉艺术的语言表达。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就是书法创作的古今差异问题。古代书法家都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本身都是饱学之士,很多书法家都是大诗人、大文豪,像王羲之、苏轼、黄庭坚等,他们首先是一个文人,然后才是一个书法家,他们就代表了传统文化。
他们的书法作品很多都是自己的诗词歌赋;而今天,搞书法的只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爱好者,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中大部分人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很差的,书法创作都是到处抄一些古代诗词,甚至可能写完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更有甚者,到处是错字、漏字。两者实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传统文化修养好了就能写好书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书法之所以叫书法是因为它是有“法”的,这个“法”既是技法也是法度。技法简单来说就是技术加方法,是用相对简单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技术和实践总结出的方法;法度则是一门艺术学科自觉、成熟、完善的标志,是几千年来的书法家们苦苦探索、积累的结晶。想学习书法艺术就绝不可能跳过这道门槛。
没有在技巧上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深刻理解与扎实的功力,即使传统文化修养极高,也对书法创作无效。形而上的文化修养若失去形而下的专业技术做载体,也将在书法作品中无处安身。没有深入的掌握法度,就不是专业意义上的内行,不是内行就更无从谈起书法艺术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