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新峰计划20家— 费胤斌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5/11/22 23:32:02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根据省文化强省建设宏伟蓝图和战略部署,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激励举措,名之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
浙江历来以书法强省著名,声名赫赫的“书法浙军”是经过数代艺术家辛勤耕耘的结果,要延续这种优势,浙江书协必须构建一支由书法领军人物、书法中坚力量、书法青年新秀等老、中、青优化组合的人才梯队。“新峰计划”是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艺精品打造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的大背景下,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推出“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后,省书协承接和筹划的一项子计划,旨在激发书法后学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催生浙江书坛的后发潜力,培养一批“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德艺双馨”青年英才,计划一年一度,持续5年,为未来浙江书坛积蓄100名中坚力量。
今年是计划实施的第三年,浙江省书协设定细则,年龄在40周岁以下,已达到中国书协会员条件的青年才俊中甄别遴选、优中挑优,确定20名入围对象,并将他们冠以“新峰”称号。“新峰”之“新”,在于构筑浙江书法的新观念、新品格和新优势;“新峰”之峰,在于营造浙江书法的创作高峰、学术高峰、人才高峰。计划一经实施,书协即对培养对象悉心栽培,为他们谋划成才大计,包括举办作品年展、制订创作规划、开展艺术研讨、组织对外交流等等。按照计划推进,本会对入围“新峰计划”培养人选的20位青年书法家特别举办“新风新峰——2015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毋庸置疑,这20位才华初露并在书坛上崭露头角的幸运儿,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际遇,冀望他们珍惜时代之垂爱,肩负时代之重托,纵身充满魅力、充满希望的书法事业,造就一座真正令人瞩目的浙江书法新高峰,并将自己引入全新的艺术境地和人生境界,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任何事物的希望在于明天,而浙江书坛的明天更富希望。
费胤斌
1984年生于浙江桐乡。书法师从俞建华先生,篆刻师从袁道厚先生,请益于陈茗屋、张炜羽诸位老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主要参展与获奖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沈延毅奖”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王安石奖”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刘禹锡奖”全国书法篆刻展
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篆刻展
第七届全国篆刻展
第二届“性灵杯”全国书法展
“金石永固”全国篆刻大展
“沙孟海奖”第三、七、八届全浙书法大展
“陆维钊奖”浙江省第五、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美丽浙江·秀水之韵”浙江书法大展
第五届兰亭奖佳作三等奖
第二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
入选2015年度浙江省书协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二十家
----------轻描淡写--------
最喜欢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话:“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近来常思,路在何方?志向何方?《了凡四训》中讲:“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屈指算来,书法篆刻已伴随我度过了二十五个春秋。感恩书法与篆刻,在我最艰难、彷徨无助的时候,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赐予我信心与力量,就如同一位知己,默默地陪在我身边,与我一起,分享欢喜和忧伤,任岁月流逝,始终相依。
书法之道,孤独、苦闷、清寂,个中滋味,冷暖自知。观先贤书迹、印痕,静 心明目,知晓高山何处,便会尝试攀爬,哪怕无数次跌倒也不屈不挠,从不言弃。书法让我学会了执着与坚强。我的斋号名曰“戒堂”,戒堂原是贮藏佛经、举行授戒礼的地方,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戒骄戒躁,慎思笃行,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最初的信仰,那份不懈的执着,那份热切的期待。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平日,我亦喜收藏佳墨、精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藏于书房之内,闲暇之余,观赏把玩;创作之时,信为乐事。孙虔礼言“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墨之亮泽,砚之温润,笔之劲健,皆令我心旷神怡。焚香研墨,静静地在素笺上写下人生的感悟,缓缓地用刻刀勾勒出岁月的年轮 。夜深了,妻儿睡熟了。独坐书斋,一盏香茗,几卷旧书,茶香伴着墨香,心静了,也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