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新峰计划20家— 项飞云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5/11/22 23:50:57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根据省文化强省建设宏伟蓝图和战略部署,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激励举措,名之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
浙江历来以书法强省著名,声名赫赫的“书法浙军”是经过数代艺术家辛勤耕耘的结果,要延续这种优势,浙江书协必须构建一支由书法领军人物、书法中坚力量、书法青年新秀等老、中、青优化组合的人才梯队。“新峰计划”是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艺精品打造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的大背景下,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推出“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后,省书协承接和筹划的一项子计划,旨在激发书法后学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催生浙江书坛的后发潜力,培养一批“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德艺双馨”青年英才,计划一年一度,持续5年,为未来浙江书坛积蓄100名中坚力量。
今年是计划实施的第三年,浙江省书协设定细则,年龄在40周岁以下,已达到中国书协会员条件的青年才俊中甄别遴选、优中挑优,确定20名入围对象,并将他们冠以“新峰”称号。“新峰”之“新”,在于构筑浙江书法的新观念、新品格和新优势;“新峰”之峰,在于营造浙江书法的创作高峰、学术高峰、人才高峰。计划一经实施,书协即对培养对象悉心栽培,为他们谋划成才大计,包括举办作品年展、制订创作规划、开展艺术研讨、组织对外交流等等。按照计划推进,本会对入围“新峰计划”培养人选的20位青年书法家特别举办“新风新峰——2015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毋庸置疑,这20位才华初露并在书坛上崭露头角的幸运儿,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际遇,冀望他们珍惜时代之垂爱,肩负时代之重托,纵身充满魅力、充满希望的书法事业,造就一座真正令人瞩目的浙江书法新高峰,并将自己引入全新的艺术境地和人生境界,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任何事物的希望在于明天,而浙江书坛的明天更富希望。
项飞云
1976年3月生于温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 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龙湾区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温州市龙湾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美术家协会理事。
主要参展与获奖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沙孟海奖”第四、五、六届全浙书法大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十年教学成果展并获优秀奖
第三、四届浙江省青年书法选拔赛铜奖
第五届浙江省青年书法选拔赛银奖
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书法大赛墨池奖
作品曾发表于《中国书法杂志》《书法赏评》《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
报》《中国当代美术》《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等,出版《龙湾书法系列丛书·项飞云卷》
入选2015年度浙江省书协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二十家
我幼时喜爱绘画,少时兼习书法,然近十余年来对书法的研习和探索,已不再是少时的学余雅玩,而是追寻人生意义的桥梁。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达到与中国传统 文化的链接,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达到对理想人生的探求。如此学书便常有悟道般的欣喜,我也似乎时常能触摸到生命的意义。每幅经典书法在我眼前呈现的不是简单 的图像而是不同的生命状态。我面对古帖也常有与古人相俉的错觉。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不仅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书法技巧魅力,也为后世设下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与感叹,此间我对此追问也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归根结底,生命的意义在于传递和愉悦。传递,是生命的传递,知识的传递,精神的传递;愉悦,是生命存在应当享受生命本身在自然间的快乐与和谐;前者是责任,是担当,是伦理;后者是自由,是独立,是审美。前者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后者是老庄哲学自然之道。书法正是因为能完整而直接地表达生命各种状态和根本意义,所以书法自古以来就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人甚至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可以“从宇宙人生的具体对象、赏玩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时至今日,中国人的艺术精神和审美原则仍是以儒道思想为根本,追求中和之美,崇尚意境。
然而当今艺术以步入展厅文化时代,书法也从书斋步入展厅,我们的书法创作不能仍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应当在广泛涉猎各类经典后顺应时代,达到“古为今用”式的艺术创造,因为时光不能倒流,我们的作品不再面对古人,而永远只会面对当下,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