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论】 陆维钊谈艺录 -2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5/12/30 16:44:52
初学一帖,必至数年方可得其规矩,忌作杂学狂乱之想。
——对浙江美院中国画系学生语
我辈作书,应求从临摹而渐入蜕化,以达到最后之创造。然登高自卑,非经临摹阶段不能创造;临摹对于范本,最要在取其意,兼得其形,撷其精,酌存其貌,庶可自成一家,不为古人所囿。
——《书法述要》
中国书法,其结构若无错综俯仰,即无姿态;其笔顺若无先后往复,即无气势;其布局若无行列疏密,即无组织;其运笔若无正侧险易,即无变化;其笔毛若无弹性、轻软,即无肥瘦;其使墨若无浓淡、枯润,即无神彩;其形貌若无骨骼血肉,则无生气。循是以推,不一而足。
——《书法述要》
初学书法不习楷书,即如孩提学步,未能立,就想走或跑,不按生长规律办事,必然要摔跤。
——对浙江美院中国画系学生语
楷书写好了,行书自然会好。这是历代书家学书之经验谈。行书可以不学的。现在许多人为了写行书,都从行书学,这是取巧,是走捷径。这样发展下去,是无面貌的。学书法的人,正、草、隶、篆都得学,这样到后来,会成其面貌。
——1979年对来访学生语
我……对于杨雄所说的“书,心画也”一语,认为最足以表示书法之精义。此处之“画”字,也可作“描绘”解,则书法即是心理的描绘,也即是以线条表示心理状态的一种心理测验法。故醉时之书,眉飞色舞;喜时之书,光风霁月;怒时之书,剑拔弩张;悲时之书,神沮气伤;以及年壮年老,男性女性,病时平时,皆可觇其梗概。
——《书法述要》
以为碑帖损蚀,不易如墨迹之能审辩,此仅为初学言之。如已有基础,则在此模糊之处,正有发挥想象之余地。想象力强者,不但于模糊不生障碍,且可因之而以自己之理解凝成新的有创造性的风格,则此模糊反成优点。正如薄雾笼晴,楼台山水,可由种种想象而使艺术家为之起无穷之幻觉。此则临摹之最高境界,所谓由古人而出,进成自己之推陈出新也。
——《书法述要》
盖字体多端,好尚各异。甲所喜者,乙未必喜;甲所宜者, 乙未必宜。应各从学者之所好,而不必指定欧阳询、颜鲁公、赵孟頫为其心仪之对象,强人以性之所不近。故最理想之指导,莫若令学者各就其个性,而先写几页心中所欲写之样张,然后就其用笔,揣摩其心理(书法原可视为各人心理状态之表现于线条上的一种描绘),而选择其相适合之碑帖,使之临摹,则不但习者心中与之相契,成效上也必能事半而功倍,即所谓因材施教是也。
——《书法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