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官方网站 | ZJSSFJXH.COM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丽水市青年书法十家--- 叶龙芳

来源: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6/1/8 16:40:07

 写在前面

    丽水,古称处州、栝州。虽有好川文化佐证新时器时就有先民生活于斯,隋开皇九年置县始亦有一千四百多年,但地处浙南山区、山高路险、交通不畅、信息阻塞,历来少受世人瞩目。平时遇到杭嘉湖、甬绍金及至温州友人,聊及当地史上文化名家,总不及人。其实丽水应该算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乡人民风淳朴、耕读传家,囿于地域,奈何。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丽水迎来了大发展的好时机,不仅修铁路、通了高速,年底也将跨进高铁时代,而互联网的蓬勃崛起更是拉近了丽水与世界的距离。现在,丽水良好的生态区域特征反倒更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文化亮点纷呈,丽水书法人自觉紧跟时代,成绩斐然!在全国、全省书赛中争金夺银、中书协会员已有四十多位,从八十八高寿的林湘老到九零后,形成良好的梯队,形势喜人。 

    201411月,在共青团丽水市委的大力帮助下,丽水一批青年书法才俊发起倡议,经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了丽水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协会成立以来活动频繁,书法培训讲座、书法进校园、书法进文化礼堂、义务书写春联及印发春联等,呈现青年人的勃勃生机。而骨干李志根、杨忠伟、蒋慧珍更是入选了省新峰人才培养计划,吴通正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协会是起作用的。

    今年年初,青年书协提议由我策划做一次丽水青年书法十家提名展。感于这么积极向上的青年团队,我答应了这件有意义的大好事。丽水县市书法发展不甚均衡,十家涵盖了市直、莲都、缙云、云和、景宁、庆元、松阳和开发区,分布广泛;丽水青年书风趋同,十家擅长字体却有大篆、小篆、隶书、小楷、魏碑、行书、章草、小草、大草,书风多样,年龄分在七零后七人、八零后二人、九零后一人,梯队明显。为了使此次提名展发挥应有作用,我给大家定的参展要求是每人八件作品,要求两件为临摩作品,意在倡导与重视临帖,迫使大家深入经典;另六件为创作作品,要求形式不重复,必须有两种以上字体。作为一个有更高要求的书法家,囿于一家,肯定是不行的。趁年青,底子要做大,不奢望五体皆精,但至少会两三种书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可知,“汝果欲学草(书),功夫在草(书)外”等,敢于拿不是自已日常展览中最擅长书体参展,也是一种勇气。但绝不能仅是勇气,通过努力,希望变成一种豪气。因为他从此能擅长起码两种书体。框架定好后,从今年暮春到定稿,大家集中反复加工居然达五次(其间没人请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终形成字体趋向多元,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

    今天,我们把八十件作品呈现在家面前,虽然大多作品尚不成熟,但他们都已努力,进步是明显的。他们的路还很长很长,虽存有蓝永明的拘谨、马利兴的生硬、王春霞的瘦弱、林伟的尖束、吴通正的臃绕、叶龙芳的正平、杨忠伟的经营、蒋慧珍的描滞、雷斌的紧严、李志根的熟滑,这些问题恐非一日可改,我们期待着。

    请各位老师、道友多提宝贵意见,祝福他们。

                                            乙未小雪 陈洪大 草于见山闻水老屋 

                                                         

 

结情书法,一生难弃

       ——我的学书琐忆

    细数爱上书法的岁月,还真是有不少年头。我出生于偏僻的山村,记忆里小上低年级的时候,大多数同龄孩子除了教科书与作业本,几乎难以接触到其他书,尤其字帖。幸运的是,我家里倒是有好几本爷爷辈留下来的经书(农村丧事做道场时颂念用的),里面的小楷虽远不及钟王之法帖,但却也着实是美,闲余可看看写写,那时候练习用的纸大多是解手时用的那种黄纸,小张又粗糙。但就是那个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写字!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偶尔能看到些柳体、颜体的字帖了,父亲买了描红字帖让我学,同时也遇到了叶声浩老师,其对我习字上的临习帮助很大,可惜现在虽知他仍在教育系统,但都未曾拜谢。  

上初中,家人把我送进了县城松阳三中就读,因为字好,被班主任推荐到校卫生室,帮其刻写校卫生小报的油印板,看着各班级人拿着自己刻写印成的卫生小报心里是喜悦无比!初中时书本封面的空白处几乎是全被我涂满,因为那纸张厚,适宜写硬笔,写出来的字看去会更有力度,所以特爱往那上面写。 

    进入高中,由于升学的压力,习字时间很少。倒是上大学后,专业没用功学,写字上却付出不少时间。那时候同班又同寝室的一位室友田海满也甚是喜欢写字,我们经常切磋交流,只可惜大家都未真正入门,热情虽浓,可长进不大。

    2002年参加工作后,曾经因为热衷麻将扑克,习字时间其实投入很少。不过慢慢地手头字帖越来越多起来,用当下话说就是“有钱就任性”,有了点微薄工资后,见到有感觉好的字帖就会买下来,平时翻翻看看,甚是怡心,热情来了还临临,心又回到了写字上来。自我感觉,到了09年左右,我算是真正入门书法艺术了,以前充其量算是爱写字而已。我认为我的入门缘于对《集王字圣教序》用功,我先是临其放大版的字帖,从单个结字开始,然后再整篇临,临其前后的呼应与字势、章法的变化,只要学的路子对,投入与产出肯定是相呼应的, 临圣教序让我悟到不少结字、用笔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临它让我逐渐形成有空就写写字的习惯,并且多日不写就感觉手痒。从圣教序入门后,再去二王手札、《书谱》等其他法帖也变得容易上手了。与此同时,自己写的作品也慢慢入展了市里、省里和全国性的一些展览,还意外地获得过第八届全浙展铜奖。这些成绩离不开市里诸多老师的指点,有见我行草线条单薄建议我写写篆隶的,有给我分析作品里章法不足及如何改进的,有因为长线条笔画缺少力量提醒我多练的... 

    人都有不断超越自己的热心,我对书法亦如是。只可惜才疏学浅,尤其在文学功底上,有时看篇古人书论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弄懂,现在想想我大学若念的不是数学专业,而是汉语言专业,是不是在书法上能悟得更深、写得更好,当然这只能是想想罢了,或者从中提醒我多注重字外工夫的修炼。另外,也曾想到外面专业的书法院校学个一年半载,但作为数学老师想到外面充电书法似乎难让学校领导同意,因此这也只是个心愿罢了。 

    书道之玄妙令人积习难改,临池日久更知书艺之博大精深。习书路上,其实有痛苦也有有欢乐,痛苦的是为什么总不能和古人靠齐,为写一幅满意的作品而劳神劳力,欢乐的是汲取到了些许古人的笔法章法,并能用以挥洒;习书路上,其实亦不必想太多,闲来无事写写,权当自娱自乐,写心写性情,且行且珍惜! 

                                         叶龙芳 乙未九月十三文